百年黨史就像一座共產黨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礦,不斷給我們以精神的滋養和奮進的力量。百年大黨何以風華正茂、怎樣基業長青?其中的緣由很多,而組織的力量則是解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關鍵密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探尋這種力量背后的關鍵因素,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智慧,不斷提升做好新時代組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為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提供堅強保障。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回望走過的路,不忘出發的路,繼續走好前行的路,都必須從理論上深刻認識并領會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百年來共生共榮、互相成就、相得益彰的內在關系,更加自覺地推進實踐創新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汲取理論智慧和思想力量。
習主席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年輕干部要以先輩先烈為鏡、以反面典型為戒,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忠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廣大黨員要以學習黨的歷史為重點,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要以“四史”教育為契機,以黨史學習教育為重點,教育和引導全黨堅定理想信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1978年初冬時節,地處淮河流域的安徽鳳陽小崗村早早就下了初雪。時近黃昏,灰蒙蒙的天壓得很低,風呼呼地吹,整個村子就像是住在風口袋里一樣。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黨性修養”。加強黨性鍛煉、黨性修養,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制勝法寶,也是每一個共產黨人的終身必修課。回望一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解答百年奇跡的歷史奧秘,需要從黨的本質特性上尋找根源。這個本質,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黨性。
歷史猶如一部打開的大書,娓娓敘說著社會實踐和發展進步的故事。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奮斗了100年,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今年,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一重大部署,就是要教育引導全黨以史為鏡、以史明志,激勵全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再創輝煌。學習黨史,感悟百年大黨先進性,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樣的黨,對于我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真正領會黨的思想引領、政治導航作用,具有重大意義。
在上海石庫門召開的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盡管有著不同的時空背景,圍繞不同的工作主題,回答和制定了不同的方略,但無論從形式到內涵,都具有開拓創新的時代性。
1937年7月初,周恩來起草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草案)》,這是關于第二次國共合作的一份重要檔案。很多人可能知道這個著名的宣言的內容,但沒看過這份宣言的起草稿。宣言草案回顧了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迭次發表宣言,主張全國各軍,停戰抗日”“主張建立全國的民族統一戰線,以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在紅軍占領區域,停止了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等一系列事實,強調中國共產黨對內和平、對外抗戰的主張“絕不是空喊的”,宣布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取消推翻國民政府的暴動政策及沒收地主土地政策”“取消各地紅軍名義,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