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認為,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這體現的是一種歷史主動精神。一個國家能不能富強,一個民族能不能振興,關鍵要看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能不能順應時代潮流,掌握發展主動權。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從十個方面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其中一個方面的歷史經驗就是堅持自我革命?!稕Q議》指出:“自我革命精神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人民至上”作為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強調“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得到人民衷心擁護和支持。
中國式現代化是長在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性質并以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現代化。當然,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也開辟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新途徑。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進全球環境治理和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高度,就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握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掌握歷史主動,是在遵循歷史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科學分析和把握歷史大勢,努力克服發展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推動歷史發展進步。中國共產黨掌握歷史主動有著深刻的思想基礎、深厚的歷史傳統、深邃的現實考量。
思想理論問題是通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進行黨的理論創新,確立黨的指導思想,決定黨的行動指南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提出“兩個確立”的理論依據是什么呢?馬克思是共產黨人的老祖宗,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總結黨的百年奮斗光輝歷程,我們黨作出這樣一個重大政治判斷和歷史結論,其理論依據自然是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