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刻指出,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論斷。“兩個結合”的重要論斷以高度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覺總結了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成功經驗,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內涵,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縱深,展現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明視野。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深入推進“兩個結合”,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工程?它的研究目的、對象、過程、價值和意義是什么?在這里,我們簡要談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來龍去脈”。
我們黨一貫重視運用歷史思維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始終堅持唯物史觀把握歷史規律、認清歷史趨勢、總結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在對歷史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不斷把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堅持歷史思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贏得偉大斗爭、開創偉大事業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一個重要方法論。
黨的百年奮斗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正是這“兩個結合”的歷史選擇和實踐探索,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和彰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中國共產黨堅持的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始終沒有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沒有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沒有變,與時俱進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的理論品格始終沒有變,進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始終沒有變,這是我們黨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的關鍵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堅持理論創新”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之一,要求“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新時代的理論創新面臨許多新的歷史機遇。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中華大地上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扎實深入展開,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生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學具備了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我們要不斷總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經驗,深化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著眼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動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學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