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薄笆奈濉币巹澓?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部署。我們要牢牢把握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新機遇,推動數字技術同農業發展、農村治理和農民生活深度融合,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科技保障。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深入學習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前進必須一以貫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經過長期探索,一次又一次碰壁、覺醒、突破,才得以成功開創并不斷發展的,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要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黨在不同歷史階段進行的斗爭,因所處時代不同,面臨的歷史任務不同,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一樣,斗爭內容和形式也呈現出階段性特征,斗爭也必然具有不同的歷史特點。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偉大實踐中,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所面臨的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實踐命題,作出的系統深邃的科學闡釋,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思想結晶,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廣義的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歷史性突破,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新境界,不僅是我國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的指導思想和科學指引,而且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思想基礎和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建設好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是必須深入把握這一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碑斍?,我國脫貧攻堅戰已取得了全面勝利,實現了消滅絕對貧困的歷史目標。脫貧攻堅勝利結束后,黨將工作重心適時轉移到更高層級的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來,對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實踐路徑和戰略部署進行科學謀劃。促進共同富裕接續脫貧攻堅,既要繼承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有形資產,又要傳承脫貧攻堅的精神資產。深刻認識共同富裕賡續脫貧攻堅精神的重大意義,既有利于為走向共同富裕提供強大的精神資源,推動共同富裕續寫黨的事業新篇章,又有利于樹立對黨的精神傳承的正確認識,進一步傳承好弘揚好黨的精神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創造性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實踐中形成和豐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經濟理論與實踐創新的智慧結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奮斗征程波瀾壯闊,復興偉業風鵬正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秉h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不斷進取,成功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睔v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從根本上扭轉了近代以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今天,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奮進新征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可逆轉地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