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些基層的治理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到頭來老百姓卻不買賬,原因就在于沒有抓到基層治理的關鍵處、點子上,沒有把治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需求處。因此,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一定要避免搞表面熱鬧、實則無效的形式主義,必須立足基層實際,以需求為導向,推進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必須牢記“五個必由之路”,并將其上升為“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高度。“五個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建黨百年特別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成功密碼,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歷史自信、高度的理論自覺、強烈的責任擔當。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才能引領和保障中國這艘“復興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精辟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九個方面的本質要求,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進和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準確把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黨的二十大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有企業黨的政治建設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部署,明確原則要求,采取有力舉措,取得重大成效。廣大國有企業認真貫徹黨中央部署,深入推進黨的政治建設,企業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組織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全面提升,政治生態持續向好,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回望1848,從馬克思主義誕生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我們黨在理論創新上不斷開辟新境界。“兩個確立”根植于深厚的理論土壤,具有令人信服的真理的力量。
我們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歷經千錘百煉仍朝氣蓬勃,贏得人民衷心擁護,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勇于自我革命,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新征程上,我們黨要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始終贏得人民衷心擁護,必須堅持自我革命,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
在總結和傳承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命題,要求“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增強黨內法規權威性和執行力,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機制”。新時代十年來,我們黨賡續制度建設的優良傳統,著力健全完善黨的制度體系,使制度治黨的成色更加鮮亮。制度治黨既體現出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系統性設計,又蘊含著深刻的內在邏輯。深刻把握其內在邏輯不僅有助于回顧總結十年來制度治黨的成功經驗,而且對新征程上黨的制度建設提供經驗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這一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政治自覺、堅定的政治清醒、強烈的政治擔當,對我們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全面闡釋了“兩個結合”:“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