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宣講是打通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在用黨的創新理論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意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提高群眾思想覺悟,讓他們心熱起來、行動起來。”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基層宣講中,要著力增強宣講的說服力、親和力和針對性、有效性,緊密聯系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思想和工作實際,把道理講清楚、講明白,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基層宣講中,注重結合本地生產生活習俗,創新宣講形式,把群眾聚攏來,讓群眾想來聽,幫群眾解難題,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土家苗寨“尋常百姓家”。
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反腐敗斗爭基本方針和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共產黨執政規律、黨的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浙江組織開展“六學六進六爭先”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實踐活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走進群眾、浸潤人心,使黨的先進思想理論在人民群眾心中生根發芽,煥發出蓬勃生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當代青年重任在肩。高校要深入研究青年成長規律和時代特點,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青年激發斗爭精神,明確斗爭方向,增強斗爭意志,提高斗爭本領,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沖鋒號角,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啟了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昂揚著勇毅奮進的嶄新氣象,也保持著永遠趕考的冷靜清醒。黨的建設不斷加強、管黨治黨一刻不松,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一如既往……這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堅定決心,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強大韌勁,是“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政治品格。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行部署,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十一個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生態類型多樣、自然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復雜,生態區位極其關鍵,是對全球氣候變化最為敏感的區域之一,是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對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至關重要。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推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蛟龍”深潛、“嫦娥”攬月、“羲和”探日,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發揮積極作用,C919大型客機交付用戶,載人航天創造多個“首次”……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并跑、領跑階段,中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將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放在一起進行了系統論述,作出了整體部署。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教育、科技和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部署,彰顯了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重要戰略地位,為提高科技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指明了政治方向,明確了實施路徑,確定了評價目標,確立了制度文化,全面系統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進行統籌部署,對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提出明確要求,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進航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推動人才工作創新發展,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