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必有法,然后可成。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講求科學方法,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明確提出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生態文明、為什么要建設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重大時代課題,是科學完整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和實踐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高度,緊緊圍繞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黨章是黨的紀律規矩的總源頭。
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任務,系統闡明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其中特別強調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2024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主題是“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發展新機遇”,習近平總書記給會議發來了賀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志愿服務搭建更多平臺,給予更多支持,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指出,要“推動志愿服務體系建設”。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廣闊前景。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