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黨性、優良的作風、嚴明的紀律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體現了新形勢下管黨治黨的系統思維,為持之以恒抓好正風肅紀反腐提供了重要遵循。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
電視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中,四川省射洪市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股原股長馬軍在深刻懺悔時以農田稻麥“內里”清白作比,一句“我們掙這個錢,你再怎么剝,它都是黑的”發人深省。腐敗侵蝕社會肌理、蠹食民心國本,更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不斷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基于此,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出并強調“要始終堅持文化建設著眼于人、落腳于人”。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大大深化了對黨的自我革命的規律性認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標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指引百年大黨開辟了自我革命新境界。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表現形式為催生新產業、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我國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堅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之一,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政治安全和發展全局的高度推進黨和國家監督制度改革、完善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初步形成了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總體框架。新征程上,必須牢牢把握其重大意義,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監督的全覆蓋、監督機制權威高效的總體要求,持續優化推動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效能轉化。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必須把堅持和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黨的領導對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起著定性定調定向的根本性作用,堅持和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突出特點和優良傳統,也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要求。新時代新征程,必須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黨領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兩個結合”,扎根中國大地、賡續中華文脈、厚植學術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培養高素質理論人才,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更大貢獻。這就明確了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任務要求,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