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歷史的研究學習,強調“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系起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深入學習“四史”,有助于我們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堅守人民立場,踐行使命擔當,真正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擔責。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司法機關,肩負著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重要職責,是全面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檢察機關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在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檢察使命。
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采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2021年,我們要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見到新氣象,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因此,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研判當前經濟形勢,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怎樣的部署,確定什么樣的重點工作,尤為值得關注,需要認真理解和把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新發展格局”正式寫入黨的文件,并對此作出明確部署,表明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新發展,豐富和發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十四五”時期,是黨和國家事業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期。我們要把黨中央突出強調的“堅持系統觀念”貫穿本地工作實踐各方面全過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綜合考慮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錨定遠景目標、系統謀劃推動,確保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發表《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的署名文章,將“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這是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就制造業比重問題作出要求。為什么《建議》會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的要求?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戰略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贊譽。今年,我們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歷史上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這個足以載入人類社會發展史冊的偉大成就,深刻地向世界展現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