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創造了人類減貧奇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講好脫貧攻堅故事既是系統總結宣傳脫貧攻堅偉大成就的需要,也是凝心聚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需要。宣傳思想戰線要將其作為重要工作任務和重大歷史責任,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講好中國脫貧攻堅故事。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國共產黨經受風險挑戰、創造偉大成就、不斷成長壯大的重要基因和密碼。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發展時期,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戰勝眾多風險挑戰、創造諸多人間奇跡的重要精神支撐,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奮進新時代,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是應對國內外復雜環境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升能力和素養的迫切需要,是踐行為人民辦實事理念的重要體現。
庚子伊始的這場疫情,來勢異常兇猛,情況極其復雜,對人類生命威脅極大,阻擊之艱難超乎想象。然而,中國在最短的時間遏制住疫情的蔓延,且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保證物資供應充足,人民正常生活,社會穩定不亂。中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所取得的成果,讓國人驕傲,使世界震驚。而其中關鍵,正是在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這場史詩級的全民抗疫,再次彰顯了中國制度優越性、中國智慧和中國精神的力量,再次體現出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極其重要性,再次證明黨的領導是我們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當前,我國已經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性重要成效,認真回顧疫情發生初始應對過程,語言問題表現比較凸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進駐武漢48小時內編寫出了《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簡稱“手冊”)和《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音頻材料》,以幫助病患溝通。由此,筆者認為,凡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有必要增加語言預案。突發事件由于具有突然性、影響大、后果嚴重等屬性,其預案體系必須做到盡可能周全。無論哪一類突發事件,語言溝通的作用都不可忽視。事實上,語言溝通在突發事件過程中,確實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經過長期實踐和理論思考,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政權制度上,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政黨制度上,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城鄉社區,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正風肅紀反腐既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也是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得到人民擁護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堅持以正風肅紀反腐凝聚黨心軍心民心,堅決懲治腐敗、糾治不正之風,堅決清除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消極因素,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的各項制度,讓人民始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
習主席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奮,愈戰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自敗、不打自垮。習主席的重要論述,是對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對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編纂和頒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的生動實踐,是我國法治建設的一個里程碑。民法典是新時代的人民法典,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當前經濟工作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六保”是2020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钡拙€,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