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命題。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位于“七個著力”的第一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內涵豐富,是一個邏輯嚴密、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對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我們要深刻領會、全面把握、認真貫徹。
2024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要加強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文化建設領導管理體制機制。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偉大理論引領偉大實踐。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交織疊加的復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度的政治定力和戰略遠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確保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
當前,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巨大、老年人口占比較高。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中指出:“老年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希望廣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驥伏櫪、老當益壯的健康心態和進取精神,既要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又要老有所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我們要立足自身實際,完善發展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探索發展銀發經濟的中國方案。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堅強黨性、端正黨風、嚴肅黨紀,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歷經磨難仍不斷開創歷史偉業的政治密碼和寶貴經驗,也是新征程上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堅強保證和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要求“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涵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智能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面向未來,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論述,不斷推動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催化孕育未來產業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綠色轉型步伐加快、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進一步推動綠色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將綠色轉型的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更加凸顯這項任務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