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頂層設計。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要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增強以改革推進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自覺性;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努力開拓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局面。
如何提高共青團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貢獻度?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在《中國共青團》雜志2020年第1期卷首語里給出了答案——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黨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的偉大宣示。深入學習貫徹《決定》作出的戰略部署,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必將產生重大影響,對于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深遠意義。
不久前,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榮獲2018—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被贊譽為伶仃洋上“作畫”、大海深處“穿針”的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經濟、科技等方面集成式創新的碩果,成為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制度建設的議題確定和研究部署,具有深厚的思想內涵和廣闊的歷史背景。本文以我國制度的歷史發展為主線,談幾點認識。
近日,為疏解治理投資“堵點”,優化投資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向社會公開征集投資“堵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投資“堵點”建立問題線索轉辦機制,將征集到的有關“堵點”問題線索轉相關部門、地方限期辦理,并加大督辦協調力度,切實解決各類投資主體的實際問題。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總結黨領導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重點闡述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全面概括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提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行動綱領,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門強調必須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這一新的重要表述,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962年,河南省蘭考縣遭受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焦裕祿接受黨的委派帶病來到條件“最苦、最累、最難”的蘭考擔任縣委書記。面對重災,焦裕祿向黨組織表達了決心:“不改變蘭考面貌,我決不離開!”